您好,欢迎访问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与科研 >> 学术交流 >> 正文
王斌华:中国“走出去”进程中的翻译问题
作者:陈绍琦;      发布时间:2019-06-02      

5月30日下午,英国利兹大学口译及翻译研究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斌华教授应邀莅临我院,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中国‘走出去’进程中的翻译问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在逸夫人文楼A2014室举行,由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吕奇主持。

 

本次讲座,王斌华教授主要结合自身过去二十多年作为专业译者的经历和思考,从外交关系发展、媒体国际新闻传播、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的话语构建、企业“走出去”和学术文化交流等五个方面,通过具体翻译案例,探讨中国“走出去”进程中出现的翻译问题以及译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回答“机器翻译是否会取代人工翻译”的问题。

首先,王斌华教授通过自己的最新研究,向大家介绍了他对翻译(尤其是口译)的认识,他认为口译不仅是即时的双语加工与复杂的认知操作过程,也是信息有效处理与话语重制的过程;不仅如此,口译还关乎人际与交流,更是一种职业与社会文化行为。

 

接着,王教授通过分析五个典型翻译事件(清政府与英国政府首次外交谈判中出现语言障碍,由于缺乏合格的口译员而导致双方沟通失败;“马航事件”报道中由于翻译不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南海仲裁”关键词中文报道出现的翻译问题;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出现的翻译不当示例以及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时名片上职称的误译),揭示我国“走出去”进程中翻译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译者在现代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所列举翻译问题的反思,王教授认为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他指出,社会大众还应提高对译者的身份认同,译者自身需有提高翻译质量的意识,翻译学习者应当适应社会和时代对翻译提出的要求和需求,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

 

提问环节中,针对在场师生提出的关于口译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问题,王斌华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对比国内外翻译硕士培养的差别,中肯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场讲座持续两个多小时,气氛活跃,反响热烈。王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素养和精彩讲授赢得了全场师生阵阵掌声。

 

专家简介

王斌华,英国利兹大学(世界百强大学)语言文化社会学院终身讲席教授(Chair/Professor of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 studies)、博士生导师、多语种会议口译及翻译硕士专业主任,英国“皇家特许语言家学会”会士(Fellow),兼任“世界翻译教育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国际译联”SSCI国际期刊Babel编委,2011年起担任“Times高等教育世界高校排行榜”及“QS世界高校排行榜”年度评审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口译和翻译研究及跨文化传播研究。近10余年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0多篇,包括SSCI/A&HCI国际译学期刊和“CSSCI/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其中“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转载16篇),John Benjamins、Routledge、Springer 和外研社、外教社等国际和国内知名出版社论集论10多篇。出版专著《口译理论研究》(外研社,2019)、《口译规范的描写研究》(外研社,2013)、教材《口译:理论 技巧 实践》、《基础口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材)、《英汉口译——转换技能进阶》(翻译专业本科教材)、《联络口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