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刘泽权应邀莅临我院,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语节译本风格对比——基于语料库的考察”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殷燕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刘泽权教授依据Leech & Short 的文体考察清单,并整合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常用考察变量,从词汇、句法、话语/思想投射等三大方面九个变量上量化考察《红楼梦》两译本的语言特征,对比分析其风格异同。以期能对新时期的文学外译研究,尤其是有关“谁来译、怎么译”的讨论有所借鉴。
讲座伊始,刘泽权教授强调了在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优秀文化对外译介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红楼梦》在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地位,可堪称为文学经典的“常青树”。而王际真和麦克休的《红楼梦》节译本对于推动红学在美国的研究意义非凡。刘教授分别介绍了王际真与麦克休的《红楼梦》节译本,指出两者虽初始语种不同且节译的着眼点不同,不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可比性。但同为《红楼梦》的节译本,在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文化情景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互文基础,可参照Leech & Short的《小说文体分析》(Style in Fiction)中的文体考察清单并借助语料库进行定量对比分析。
而后,刘泽权教授对比翻译英语语料库(TEC)和布朗语料库文学子库(Brown (K-R))相关数据,从词汇、句法、修辞和叙事投射四大方面九个变量对王、麦的节译本进行分析。他阐述了两种译本在词汇、语法和叙事方面有何表征,这些表征与Leech & Short所阐述的文本风格有何关联,以及研究成果对当下的中国文学外译有何启示。刘教授表示,尽管王、麦的译本初始语种、难易程度不同,且是节译本,但考虑到其目的不同、着眼点不同,都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此,我们应以开阔的视野和感恩的心态去看待促进中国文化传播的译作。
讲座结束后,我院师生踊跃提问,进一步与刘教授进行交流互动。殷燕教授总结了此次讲座。整场讲座妙趣横生,刘教授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和渊博的学识让大家对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大的话语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专家简介:
刘泽权,二级教授,河南大学“黄河学者”特聘教授、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生导师,新加坡国立大学翻译研究博士毕业;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研究兴趣包括语料库翻译研究、批判性话语分析、功能语言学、文体写作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红楼梦》中、英文语料库的创建及应用研究”、“《红楼梦》汉英文化大辞典编撰研究”),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两岸三地百年女性文学翻译史论”);出版专著《<红楼梦>中英文语料库的创建及应用研究》1部;在META,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SSCI,A&HCI)、《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等国际、国内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